<
    “说是也还算好。”顾太监答的很委婉。

    “也还算好,一个也还算好的有夫之妇……”官家眼睛微眯,沉思了好一会儿,看着顾太监却在自言自语:“从前姑母说过,皇家没有没心眼的,没有不算计的,朕的太子,还不至于被一个也还算好的有夫之妻迷住,他要了这李氏……是因为李氏是端木李氏的妹妹?嗯!端木家只有一位小娘子,又许给了二哥儿,虽说二哥儿……”

    官家伤感和叹了口气,“端木华很疼他这个小媳妇儿,李家若有人侍候在太子身边……嗯,这想法不错,确实是一条拉拢之道!郑栩这个县丞,是谁去关说的?”

    “回陛下,是东宫属官符大志。”顾太监还真是什么都知道。

    “嗯,这事处理的不错!”官家看起来心情不错,“一个县丞,想来这郑栩不但欢喜,而且感激,太子,到底长大了。”

    顾太监急忙点头,表示欣慰,太子,长大了!

    官家两根手指愉快的敲着炕几,既然太子长大了,知道利用后宫平衡朝堂,知道拉拢端木华防范俞氏一族,他总得帮一把吧。

    调端木华回来?不行!这是头猛虎,如今到明州的时间太短,还不足以磨掉他的锐气,磨平他的爪牙,还得再磨一磨,再熬一熬才能交给太子。

    端木家也要平衡……端木松?端木华以帅才武力著称,端木松极尽孝道、品行高洁,是仕林典范,这也是个可用之才,把端木松好好养大,未来许就能挡在端木华面前,这只猛虎身上,就又能多套上一条绳索……

    嗯,就这样!

    “传旨,宣端木松觐见。”

    明州城沙头镇。

    端木莲生看着手里的纸条,眼睛渐渐眯起。

    “怎么了?”李思浅忙凑上去,这是今天刚刚从京城传来的密报。

    “官家特旨,让老三入礼部观习。”端木莲生将纸条递给李思浅。

    “老三去了?他还在孝期呢!”纸条上只有一行字,李思浅下意识的挑毛病。

    “可不是!”端木莲生一脸的笑,“他走的是品行高洁的路子,当初成名,就是弄了个滴血疗亲,挣了个孝子名声,有了官,名声也不要了?礼部?官家也是糊涂了!”

    李思浅歪头看着端木莲生,照理说,老三是飞黄还是腾达,跟他们没关系,可看莲生这态度,他好象容不下。

    第235章 镇上的小日子

    “你要弹劾他为了仕途不守孝道?”李思浅反应很快。

    端木莲生点头,“正好他入的是礼部,我倒要看看,他是做他的品行高洁呢,还是一定要这个礼部习学。”

    “我觉得吧……”李思浅抱着端木莲生的胳膊,拖着长音慢吞吞道:“就这么弹劾太直接了,你说,要是官家让老四到什么礼部、户部习学,老四会不会去?”

    “嗯?”端木莲生一下子反应过来,眉开眼笑,“这主意好!老四要守孝不肯应诏,我看老三有什么脸接这纸诏书!”

    “你别净往好处想,你又不知道老四会不会去,万一去了呢?”

    “你放心,这点手段你夫君还是有的!”端木莲生捏了捏李思浅的鼻子,扬声叫进黑山,吩咐了下去。

    京城。

    端木松恨不能一巴掌拍死这个四弟!

    人家不过上了个折子,提了句让他兼理刑部的话,八字还没一撇呢,他竟然就上了那封泣血的破折子,什么孝道、什么父母皆丧痛心疾首……这不是打他的脸么?

    他连跟他商量都不商量一句,他真是他嫡亲的弟弟?

    大好机会,只能忍痛放手。

    熊大学士说的极是,这会儿不放心,伤的是名声,名声坏了,前程也就坏了。可端木松觉得,他的前程全坏在他那个嫡亲弟弟手里,他生下来就是为了祸害他!

    他真想一刀杀了他!

    沙头镇上。

    端木莲生一记小手段,轻巧巧把端木松差点憋死,可他自己,也正因为征兵的事,几乎憋死。

    年前他跑了不少乡村,没招来人,他倒没十分在意,眼看进了腊月,不愿离家也是常情,可如今过好了年,也不愿离家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了,这明州之民,怎么就不愿意当兵呢?他又不是不发饷银!

    李思浅对着闷的一脸青气的端木莲生,非常同情他。

    堂堂南军大帅,从前手下不说百万雄师,十几万大军总归有的,如今一抹到底,把他打发到这穷乡僻壤做个厢军教头,大约相当于民兵队长,手底下只有四个老的没法站直的老兵,一穷二白一无所有,为了搞点军费,兼职先做了讨债好汉,好不容易解决了钱,这人,又没办法了。

    “唉!要是招女兵就好了。”李思浅凑到端木莲生面前,讨好的替他揉眉头。

    “嗯?招女兵怎么好了?女兵更招不着!”端木莲生微眯着眼睛,虽然烦恼,还是很享受李思浅的服务。

    “你忘了上元节的事了?你要是招女兵,这会儿放出风,明天一早这沙头镇就得挤满了,能一亲端木大帅芳泽,另说当兵,当什么不行啊!”李思浅语笑颜颜。

    “小丫头!敢调笑你家夫君!”端木莲生翻身扑倒李思浅,“今天非给你点厉害瞧瞧!”

    “我说实话呀!你松手!”

    端木莲生伸手去呵李思浅腰间的软肉,李思浅怕痒,急忙往他怀里挤,一边挤一边叫道:“我还没说完呢!有正事!你招长随吧。”

    “嗯?”端木莲生住了手,扶起李思浅,“招长随?咱们又不少人用,招什么长随?”

    “唉,你天天天不亮就走,黑透了才回,还不知道呢,天天都有人找到这客栈,还有人贿赂刘掌柜,想投身到咱们家为奴,有的还拖家带口,天天烦死了!”李思浅长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她压根没想到这个世间、这么个地方,居然一点高尚的理想也没有,一点若为自由故,什么都能抛的觉悟都没有!

    “这也……有情可原。”端木莲生摸着下巴,若有所思,“你想想,那王大虎,不就仗着和姚家姨娘身边的下人……”想着王大虎攀的那亲,端木莲生没法说下去了,“这根本攀不上的关系,都能让他在这十里八乡横行霸道那么些年,若真有人进了咱们府上……咦!这倒是个办法!”

    端木莲生眼睛亮了,高抬着两根剑眉,一脸贼笑,“有办法了!黑山!”

    端木莲生一声暴喝,黑山应声而到。

    “给爷放出话,就说爷招这奉国军另有用处,这用处就是爷要从奉国军中挑些亲卫带走,这亲卫一旦挑走,那可就是跟爷一辈子了!快去!赶紧把话放出去!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黑山赶紧应声而去。端木莲生捏着李思浅的鼻子,“媳妇儿,多亏你提醒!”

    “你真打算走的时候挑一批人带着?这事……”

    “嗯,那当然!你夫君我一向说一是一,一言九鼎!咱又没说挑几个,到时候挑一个,就挑一个带上就行了!”

    “……”

    唉,跟他比,自己太纯良了!

    这流言一出,听到的人都以为这好事指定是自己的,端木莲生跑了一个多月,几乎跑断腿也没招来的奉国军,隔天就招够了。

    李思浅抱着算盘给端木莲生细细算过帐,他收的欠帐虽说不少,可要是养兵可就不够用了,算来算去,端木莲生忍痛将奉国军编制从一百二十人,精减到五十人,这还是算上四个老兵的人数,兵贵精不贵多,端木莲生只好这么安慰自己。

    四月底,李思浅的房子总算先起好了一间小院,可以搬进去住了,端木莲生的兵也训的颇有成效,两人到沙头镇小半年,总算安下了家,每天一个练兵一个忙家务,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上,日子过的竟然每天都是愉快的。

    遥远的南边,清平如镜的湖边,一个身材高大,却瘦的病骨支离的老者半躺在一张竹椅上,半闭着眼睛听一个留着山羊胡须、清瘦的中年人禀报:“……招了四十六个乡农,日日训练,李氏辟了个大园子,种菜种花,他常帮着浇水,赶着沙头镇逢集,就陪李氏赶集,从最东头逛到最西头……旁的没什么动静,看样子,象是喜欢上沙头镇了。”

    “没出息的东西!”老者没抬眼皮,“京城那边动一动,明州,也布置布置!总不能让他这样下去!”

    第236章 隐忧

    当初端木莲生是发配,去的又是琼州那样的地方,又不能带从人,所以李思浅跟着端木莲生出来时,思来想去,只能将玉姐儿托付给端木睛,如今在沙头镇安稳下来,就赶紧打发人回去接玉姐儿。

    七月末,去接玉姐儿的长随婆子回来了,玉姐儿却没来。

    “……二娘子说,大姐儿一直病着,这么长途过来,怕她承受不起……大姐儿说,她身体是好好儿的,可她不愿意到沙头镇来,大姐儿说,这必是太太的意思,二爷断不舍得让她到沙头镇受罪。”

    去接玉姐儿的,是自小就侍候在李思浅身边的管事婆子,有话直接就说,没什么掩掩遮遮。

    “照太太的吩咐,我就没急着回来,在靖海王府住了七八天,细细打听了大姐儿的日常起居。大姐儿确实没怎么生病,倒是二娘子,这一年多就没好过几天,王爷又没成家,家里也没个照应的人,就求了三爷,将三爷三太太又接回了靖海王府,如今府中中馈,是三太太主持着。”

    李思浅神情没变,老三两口子又搬回靖海王府这事,她已经知道了。

    “这一年多,说是二娘子最爱和林大娘子说话,隔三岔五的就接林大娘子过去陪她住几天,听说三太太就把照应大姐儿的事委给了林大娘子,还把二娘子旁边一个院子收拾出来给大姐儿住,又拆了围墙,和二娘子的院子连在一起,在两个院子的围墙上开了个小门,又是两个院子,又象一个院,听说多数时候,林大娘子是和大姐儿歇在一起的。”

    李思浅脸色微变,端木莲生的人从来不会打听这样的琐细家务事。

    林大娘子想做什么?熊三太太想做什么?

    都昏了头了!

    端木莲生回来,李思浅只和他说了玉姐儿身子不大好,又不愿意离开京城,所以才没接来,端木莲生并不怎么在意,‘嗯’了一声,这事在他就算是过去了。

    玉姐儿一向身体不好,沙头镇这么偏僻荒凉,她不愿意来也是常理之中的事。也就是他的媳妇儿,才这么肯吃若不嫌弃,他走到哪儿,她跟到哪儿。

    “我已经探好一处匪窝了,就定在明天一早!爷我要试试手了!”端木莲生的兴奋点在他练的兵和剿匪了,“明天?太仓促了吧?”李思浅惊讶又不安,剿匪!那可是真刀实枪,跟训练不一样,说不定会死人!他就这么说去就去了?也不准备准备什么的……

    “练了四五个月了,这窝山匪青云盯了一个来月了,万事俱备,怎么仓促了?害怕了?”李思浅的话,把端木莲生说笑了。

    “嗯,匪徒都是亡命之人,这跟打仗也不差什么,是有些担心。”李思浅承认。

    端木莲生笑的肩膀耸动,“浅浅,剿几个山匪……跟打仗不差什么……浅浅你头发真黑真长……”

    “我头发长怎么了?你头发也不短!没听说过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就你这样,你这叫轻敌!早晚得吃大亏!”李思浅恼了。

    “你说的是,很是!非常是!为夫受教了!”明天好歹也算一小仗,有仗打,端木莲生心情相当不错,认错认的难得的爽快,“浅浅,你放心,那窝山匪青云盯了一个来月,一个小山包,统共三十来人,要不是为了练新兵,让黑山和青云两个人就剿个底朝天了,真没事!”

    好吧,算她多管闲事!

    李思浅嘟着嘴不说话,也不理他了,玉姐儿的事让她心情非常不好。

    端木莲生哄了好一会儿,见李思浅说是好了,眉眼间的郁气却还在,心里很是懊恼,她一个内宅妇人,年纪又小,听说他杀人打仗的,怎么可能不担心害怕?是他多嘴了。

    下次再剿匪什么的,不能再告诉她了!

    第二天,端木莲生果然一个字没多说,跟往常训练一样,带着一众新兵出去,午后没多大会儿就回来了,三十几个山匪有死有活,不过活的居多,拿绳串蚂蚱一般拉了两串,在沙头镇绕了两圈才回奉国军军营。

    奉国军只轻伤了八九个人,算是大获全胜,端木莲生先开总结分析会,狠批一通几个伤兵,要不是害怕慌乱,他们根本不会受伤。

    晚上,端木莲生就在营地里大摆宴席,放开酒禁,奉国军营地直喧嚣到临近天明。

    第二天一早,黑山带着二十来个奉国军往明州城押送匪徒,端木莲生则带人盘点收获。

    这一头仗实在不怎么样,虽说见了血,又没死人是好事,可这匪徒实在太穷了,什么都算上,端木莲生统共才抢到手二百七十几两银子。

    端木莲生这会儿的心情就跟李思浅那天撞到恶霸王大虎时一样,充满了对这个穷乡僻壤的失望,这地方,连个象样的土匪都养不出来!

    质量不行,只能以数量取胜,当天,端木莲生就命青云扩大搜索范围,他原本打算清剿方圆百里的山匪,如今只好往方圆二百里、三百里扩了,可要是跑这么远,没马可不方便,要是买马的话,哪有银子?

    端木莲生一阵头痛,唉,真是没钱寸步难行!

    这一趟下来,李思浅一是眼见这般成果,放心了不少,二来,她也不得不想开,她这个夫君早晚要重返战场,也许有朝一日真就马革裹尸回来了,象老祖宗说的,她们除了自己劝自己一句人命在天,还真没有别的办法。

    而且,玉姐儿和林大娘子的事,她想一夜,不但没放下,反倒更加忧虑。

    林大娘子是小事,可玉姐儿这个年纪,正是培养三观的时候,偏偏这个时候她跟在林大娘子身边,林大娘子会把她教成什么样?她真是不敢想。

    她得把玉姐儿当女儿看,玉姐儿好,万事大吉,玉姐儿不好,那可就是她一辈子的麻烦!

    思来想去,却没什么好办法,天高皇帝远,她天大的本事,也没那么长的胳膊不是,唉,唯一的办法,就是他们尽快回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