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1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戾太子重生 > 第14章
    不过要把它做出来还是要花些时间的。”

    李仲元笑了:“什么时候做出来就随先生了,这不过是个小玩意儿,我在乎的可不是这些。”接着,李仲元又把自己的情况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他告诉墨轩,自己是太子的舍人,只是想请一些高人加入考工令,以便为天子效力。

    墨轩听了又是一楞,虽然他知道这伙人身份不凡,但也没有想到幕后的主使人竟然是太子殿下。

    等李仲元把墨轩一家安顿好,返回太子宫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了,守卫宫门的军司马张浪急忙迎上来。这个张浪就是当日带李仲元和张全进宫的那个军官,他的父亲曾随大将军北征,战死在沙场,大将军就举荐张浪为郎官,后升为太子宫的军司马,掌管太子卫队。张浪告诉李仲元,太子有令,只要李仲元一回来就立刻去甲观见他。李仲元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不敢怠慢,急忙赶到甲观。到了甲观门口,只见胡青义、宋海带了一帮太监在院门口候着,还没等李仲元说话,胡青义就先迎了上去:“唉呀,你怎么才来啊?太子爷都问了好几次了,快进去吧。”

    因为刘据不让他们进来,所以李仲元一个人进了院子,来到自己的住所前。推开房门,只见刘据正和张全坐在圆桌旁边喝边聊,看样子两人喝了有好一阵了,桌上的菜已经被扫了一半。自从他们这个屋子添了不少新玩意儿后,刘据就喜欢跑到他们这喝几杯,其实刘据也不习惯席地而坐,他总觉得张全订做的酒壶不错,让他们俩也给自己弄了一套。

    一见李仲元进来,刘据向他招招手:“你怎么才回来啊?都等你半天了。”

    张全也在一旁叫着:“罚,罚酒一壶。”

    李仲元也不客气,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给自己斟了一杯酒,然后说:“喝一壶我受不了,喝一杯还行。”说完一饮而尽,刘据和张全呵呵一笑,他们知道李仲元的酒量不行,所以也没计较。

    等李仲元吃了一口菜,刘据才问他:“墨轩那里怎么样了?”

    “搞定。”接着,李仲元就把请墨轩的经过说了一遍。

    张全听完撇撇嘴,骂了句:“你还真够毒的。”

    刘据却说:“我看做的不错,用其它办法还真不一定有这么顺利。”刘据又问李仲元:“你到底给他看的是一张什么图?让他肯留下的?”

    李仲元笑了,他喝了口酒,问他们:“你们听说过公道杯吗?”

    刘据和张全都摇摇头。李仲元就详细地讲给他们听,这公道杯原来叫九龙杯,本是明朝一个官员进贡给朱元璋的,这九龙杯的内壁下方有一个小孔连着杯底,不过不是直线连接,而是先向上,到了一定高度才又下向,在杯壁里形成一个通路,当杯中倒入的酒水高于通路的最上方时,酒水就会从杯底流出,而根据“虹吸”原理,就会让杯中的酒水全部流出,因此朱元璋叫它“公道杯”。

    刘据不懂什么是虹吸原理,他问李仲元:“那个墨轩能看懂你的结构图。”

    李仲元笑了:“能看懂,说明他是一个高人;如果不能,说明我不值得花那么大的力气去请他。”

    刘据点头称是,张全在一旁插话了:“你下面准备怎么做?”

    李仲元想了想说:“你们不用管我怎么做,只要你们给我必要的帮助,我保证,一年之内挣回所有成本,三年之内为军队提供部分军械,五年之内在全国建立一个销售及情报网络,十年之内建立路上丝绸之路,二十年内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到时候,至少在整个亚洲在任何一个地方打仗的话,我都可以提供一半以上的后勤保障。”

    张全又问:“你准备把登月放在哪一年?”

    “滚!”李仲元丢了个白眼,没理他。

    刘据知道他们又在开玩笑,没接茬,想了一下问道:“你所说的必要的帮助指的是什么?”

    “人,少量的钱,最关键的是别让人来打扰我,我可不想有人在一旁碍手碍脚。”李仲元又想了一下,“对了,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交通。”

    刘据点点头:“人好办,你从考工令挑一批人,我让他们除名就是了。钱也不难,我这要是不够私下借点就是了。就是道路交通麻烦点,看来有机会还要有父皇说说。”

    刘据想了一下,又说:“你们做事都是低调一点,能不出面的尽量不出面,我不想这么快让父皇盯上我。”

    李仲元和张全都一愣,不知道刘据说的什么意思。

    刘据也不好明说,如果说他的父皇前期用威强睿德来形容的话,那他后来就可以说是更年期加老年痴呆,尤其是最后几年,处死自己的女儿,逼死自己的儿子,连自己的皇后和最心爱的妃子也害死了;他开始重用的都是一些能臣,到了后来身边最多的是小人、佞臣。可这些话他不好对张全他们说,半天才说:“我父皇对自己身边的大臣猜忌很重,对他的儿子也是这样。”

    听他这么一说两人都明白了,刘据能说到这一步,那么实际的情况要严重的多。

    刘据怕大家尴尬,故意叉开话题:“对了,今天还有一个重要消息,父皇准备把建章营改为羽林骑与虎贲郎,并且让我挑选一批孤儿新成立一营。我让张浪查了一下,建章营中十二至十六岁的娃娃兵约有三千人,除去一些不适合当兵的,我估计也有一千五到两千人。你们说说,新成立的这个营取什么名字比较好?”

    李仲元才听说这个消息,点点头:“这还真是个好消息,不过这名字吗……”他停了一下,问刘据:“现在都有哪些营了?”

    刘据掰着指头数了数:“现在父皇身边有期门、建章,北军有中垒、步兵、屯骑、越骑、长水、射声、虎贲、胡骑八营。”

    李仲元可不懂这些名字的含义,他想了想说:“禁卫营怎么样?”

    刘据仔细琢磨了一下,摇摇头:“不好,我怕有人会在父皇面前多嘴,这个名字有皇帝贴身护卫的意思,不妥。”

    “御林军?”李仲元又提了一个。

    张全在一旁先否决了:“这个和羽林骑读音太近,也不好,不如叫陷阵营。”

    刘据又摇摇头:“这个也不妥,这是前朝的军制,用了恐有人说闲话。”

    “干脆就叫神箭营,”张全提议,“我要用训练侦察兵的方法来训练他们,我要把他们变成一支特种部队。”

    刘据看了一眼李仲元,李仲元耸耸肩,两手一摊:“我没意见。”

    刘据见他没意见,就定了下来,他对张全说:“好,就叫神箭营,从今天起,你就是神箭营的校尉。”

    第13章北疆危机(6)

    接下来的几天是长水、胡骑两营准备北上的日子,朝庭上下都忙碌起来,北征部队所需的一切都有各个部门加以准备,不仅是粮食、武器要运走,还要征调大量的兵夫,好在皇上有旨,要所有人员都要竭尽全力的支持匈奴中郎将。这匈奴中郎将是霍光的新职务,新设立这个职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汉朝军职最高的是大将军,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下就是前、后、左、右将军,然后各种杂号将军,什么楼船将军,强弩将军等。霍光的资历使他无法担任骠骑、车骑或卫将军的职位,即使前、后、左、右将军也不适合,而北疆的荀彘是左将军、苏建曾是右将军,所以封他个杂号将军也不合适。后来刘彻干脆新设了匈奴中郎将的官,专门代表皇帝坐镇长城,统一各部对匈奴的战斗,因为霍去病的威望,北疆的将领自然对霍光不会有什么不满。

    虽然事情很多,霍光却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了胡骑校尉赵安嵇和长水校尉田仁,自己则把长安城中所有的高级将领转了个遍,就连卧病在床的仆多都没放过,请教了一系列有关征战的问题,包括匈奴常用的战术,匈奴骑兵的常用装备,以及有关的战法、补给等情况,最后他来到了大将军卫青的府邸。

    当霍光给卫青行完礼之后,卫青就把他带到了后院一个大屋子里。霍光从未到过这里,他进屋一看,这间屋里摆满了各种旗帜、兵器、防具,不仅挂满了四面墙,几个大架子上也摆满了各种装备,不过这些装备多数都是极普通的汉军常备兵器,许多上面还有陈年的血迹。霍光轻声问道:“舅舅,这些是……?”

    卫青没有急着回答,先在屋子里转了一圈,象是在参观别人的房间,半天才说:“这些是我一些老部下生前用过的东西,我一直保留着,每天都来看看。”

    “噢。”霍光明白了,这是卫青在怀念他过去的战友。

    “来吧,”卫青打起精神,从架子上取下两幅地图,他把其中的一幅展开,铺在中间的桌上,对霍光说,“你今天不就是想问问他这仗该怎么打吗?我就告诉你。”

    霍光定睛一看,这是一幅大汉北疆和匈奴的地图,地图上清楚的标明各主要关隘、军营、水源、城池,这些也是霍光这两天看的最多的东西。

    卫青用手扫了一下长城一线,对霍光说:“你的任务就是守住长城一线,至少要保证今明两年不让匈奴有机会进我长城腹地。”说到这,他转过脸来问霍光:“你打算怎么做?”

    霍光早已成竹在胸,指着地图说到:“我准备放弃长城以北地区,用北疆的步卒在长城设立两道防线,一是由边军防卫长城的各个隘口,再由各郡国兵守卫各个城池,骑兵居中接应。”

    卫青听了点点头,又问:“如果匈奴多股骚扰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