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3b1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嫡女闲妃 > 第5节
    从那起闲王便更加的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先皇去世,他的亲哥哥登基,对他更是百般纵容,就连他因一个戏子打死了镇南将军的小儿子,皇上也只是罚他一年俸禄,封了镇南将军大儿子为先锋而了事,回头暗地里又偷偷给他送银子。至此整个京城乃至全国都没人敢惹他。

    杜子衿被元嬷麽穿了一层有一层才放心的领着她出门,这是她重生后第一次出院子,前世的记忆有些已经模糊,好多路都记不得了。

    因老夫人寿宴有快到年底府里格外喜庆热闹,因要和母亲派了送寿礼的管家一起去见老夫人,杜子衿一行人就先到前院等管家。

    刚走到前院门口便看见前院的客厅里站满了人,杜子衿本不想上前,却被眼尖的三夫人马氏看个正着。

    “呦!那不是子衿吗?站在外面怎么不进来?”

    马氏的声音又尖又亮,真是想假装听不见都不行,看着屋里的人都转头看向她,她也只好进了屋。

    穿过人群才看到老夫人也在,忙屈身行礼。

    韩辰皓打量着穿过人群姗姗走来的杜子衿,一身霜白色月季花云锦中领斜扣短袄配月色百摺裙,外披浅粉色毛领桃花斗篷,手里抱着石榴样式的暖炉,白玉般的小脸略施粉黛,衬的玉做般的肌肤更加晶莹剔透,只是那露在袖外的一小段玉般的手腕太过纤细,可见那厚厚冬衣下的身子是多么单薄。

    看来首辅杜青林的嫡女是个病秧子的传说倒也不假,不过却是个如此美丽的病秧子。

    杜子衿礼毕起身便察觉到了投到她身上的目光,转头看去便愣住了。

    只见一少年一身穿纯黑色云锦长袍,衣领袖口绣着暗紫色花纹,乌黑发丝用白玉发冠束起,面容如玉配着精雕细琢的五官,一双眸子浓黑如墨,张扬却不显轻佻,正大方的打量着她。

    “子衿,这是闲王。”老夫人向杜子衿介绍道。

    杜子衿当然知道他是鼎鼎有名的闲王,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这时见到他,难道前世她错过的寿宴上他也出现了吗?可她后来也没听说,是这一世发生了变化?所以他她提前遇到了他?

    韩辰皓,京城出了名的小霸王,前世一个夏夜,他遭人追杀闯进了她的闺房,她看他浑身是血便一时好心帮他包扎,让他在房内呆了一夜,第二天她睡醒时他已经走了,只留下了一张纸条。

    字条上龙飞凤舞有些潦草的写着“许姑娘一个愿望一报救命之恩。”

    而那个愿望自己到死都一直没有用到,也没告诉过任何人,包括韩卓言。

    其实在那时她被打入冷宫,父亲被抓时她也曾想过用这个愿望去脱离陷阱,可她也知道,韩卓言对闲王本就是十分防备,甚至是处之而后快,让他那个时候去就自己和杜家是件很冒险的事,一不小心就可能连他都搭进来,所以她也就一直的犹豫着。

    却不想还没等她下决定有所动作,就被韩卓言和杜明玉剖腹取子,折磨而死。

    如今再见,已是陌路人!

    “小女见过闲王”杜子衿回神屈身行礼,因从静和苑走到前厅又行了两个礼,身子又有些发虚,起身时微微摇晃,一旁的春晓连忙上前扶住。

    “快坐吧,身子还未好怎么就出来了,还到了前院?”老夫人心疼的责怪道,忙让人搬了椅子又垫了垫子放到她身边。

    “今日是奶奶过寿,做孙女的怎能不来?我本是想到前院和母亲派来的管家一起到您那送寿礼的,谁知大家都在这。”杜子衿坐下微微喘口气,说话都有些有气无力,勉强的露出一抹笑容,更是惹人怜惜。

    一旁站着的杜明玉看见杜子衿出现先是震惊而后便是一肚子的愤恨不甘,又见她能坐到老夫人身边而自己却站着心里更是忌恨。

    “子衿妹妹不知给老夫人准备了什么大寿礼了?刚才老夫人可在我们面前说了你给她准备了一份大寿礼呢,快拿出来让我们见识见识。”杜明玉幸灾乐祸的笑着说,她就不信杜子衿在生了那场大病又吃了寒水石后还能完成那幅复杂的双面绣。

    ☆、第十一章 寿宴下

    “哪有什么大礼?奶奶这样说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了。”杜子衿对老夫人撒着娇,不经意看到韩辰皓正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面上不禁一热别过脸。

    韩辰皓看着她微微发红的宛若白瓷的侧脸不禁有些愰神,又见她有些发白的的唇色皱了皱眉,若是红润的一定更美几分。

    杜子衿让春晓呈上一个檀木小箱,春眠打开小箱与春晓一同将箱子里的锦缎展开。

    一幅精致的黑白色双面绣缓缓展开,一面是一百个不同字体的寿字,反过另一面是一百个不同字体的福字,两面相背的字是同一线绣出,顿时让大厅里一片安静,连韩辰皓也满是兴趣的看着那副图。

    除了杜明玉和冯氏一脸土色,杜明玉看着那幅图险些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怎么也没想到杜子衿还是完成了那这幅图。只恨自己没有再恨一点,当初一把推她下湖淹死她。

    “真不愧是首辅之女,这字,这绣功都是顶尖的好,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种两面不一样的双面绣呢!”前来祝寿的一位夫人走上前来赞叹道。

    一时间原本安静的大厅又热闹起来,围着绣图夸赞着,老夫人看着绣图也是嬉笑颜开满是赞许。

    杜子衿却在众人都围上来时觉得十分气闷,强撑着昏昏的头,得体的微笑着附和着众人,前世她也经常这样,出席人多的宴会,被人围着恭维,明明很累却一直强撑着,还要保持着得体的微笑,适当严密的回答。

    如今这一幕让她仿佛又回到了前世。杜子衿抬手揉了揉额头,无意间却又碰到韩辰皓投过来的视线,墨一般深幽的眸子让她有种被看透的不自在。

    “这屋子好闷热,人都散开点通通气”韩辰皓突然开口说了句,让热闹的大厅又一次安静下来,原本围着的人也立刻散在两边。

    新鲜空气的涌入让杜子衿顿觉的好受些,脸却觉得越来越热,韩辰皓的那句话明明就是替她说的,人都围在她这边,他那边怎会觉得闷热,这让杜子衿有些动容,也许他也并不像外人说的那么玩世不恭,不讲道理。

    “好了,大家都到花园里吧,那今天搭了戏台,请的是珲春班,现在也该准备好了”马氏适时的打着圆场,又转头对韩辰皓说“听闻闲王喜爱听戏,这珲春班在扬州算数第一,虽不如京城,但也是别有风味,闲王可愿去看看?”

    “那就叨扰老夫人了。”韩辰皓对老夫人微微点头,又似无意的扫了眼杜子衿,见她一直低着头,不由得失笑,还真是个没良心的丫头!

    杜子衿听说老夫人要走,想到母亲送来的寿礼还没送给老夫人,便抬头看了看门外,见元嬷嬷和管家已在门外等着忙开口道“奶奶,父亲母亲也从京城送来了寿礼,说父亲公务太忙,弟弟又生病刚好不宜远行,回不来给您老祝寿,就有管家送了寿礼来。”

    老夫人自然也收到了杜青林的信,让管家一一呈上寿礼,虽都不是太过贵重的物品,但也能看得出都是用了心思的,心里原本因嫡子没能回来的失落也渐渐平复。

    送完寿礼,老夫人带着众人去花园看戏,杜子衿实在体力不支便没有跟去,回了静和苑,杜明玉怨毒的看着杜子衿离开,想要追去,却被冯氏拉住,不甘心的跟老夫人去了花园。

    杜子衿回到房内,浑身无力的靠躺在床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心底突然升出一股绝望。

    她还有很多事要做,她的仇还没报,她还要保护身边的人,可如今这副要死不活身子能做什么?难道依旧是重蹈覆辙吗?

    春眠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见杜子衿看着自己的手发呆,走上前轻叫了声“小姐?”

    “嗯?”杜子衿回了神,看向春眠。

    “门外有个姑娘想见你,说是……说是闲王的侍女”

    杜子衿一愣,想不通闲王派人来找她做什么,“让她进来吧!”

    来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一身青绿色圆领对襟长袄,弯弯的眼睛,娇俏可爱。

    “奴婢青依见过子衿姑娘,王爷让奴婢给姑娘带句话,说七日后赛阎王会到扬州来福客栈。”青依道。

    杜子衿听到这句话久久没回过神,赛阎王,她前世便听过他的名号,世人说他能从阎王手里抢人命,人称赛阎王。

    前世她也曾找过他,只是他一直行踪不定又经常进山,便一直没找到,可也没听说他在这一年到过扬州。

    闲王也没有理由骗她,想起刚才在前厅他的细心相助,也更让她相信他的话。

    “还望青依姑娘替子衿谢谢闲王相告。”

    杜子衿出神间,青依也在看着她,面若芙蓉身如柳,真是个娇柔娴静的病美人!身上也没有寻常大户小姐的造作傲慢,难怪能入了主子的眼。

    “子衿姑娘客气了,青依不扰了姑娘休息,先回去了。”

    杜子衿也不在多留她,转头对春眠道:“春眠送青依姑娘。”

    到了正午的寿宴,李嬷嬷来请杜子衿到主厅吃宴,杜子衿因体力不支正睡着,元嬷嬷叫了几声都没叫醒,便回了李嬷嬷“小姐今许是累狠了,从回来就睡下,刚叫了几声都没叫醒。”

    李嬷嬷见状也没说什么,便回去禀了老夫人。

    韩辰皓并未留下吃宴,看了两出戏便借口离开了,寿宴上众人依旧谈论着杜子衿的那副双面福寿绣图,早已忘了杜明玉的那副也曾被她们赞不绝口的双面绣寿图。

    杜明玉与冯氏勉强的维持着脸上都快僵硬的笑意,也违心的跟着夸赞,可每句话后面都不忘加一句“可惜她身体不好!”

    好不容易等寿宴结束,杜明玉和冯氏回到自己的暖玉阁,一进屋杜明玉就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怒气,一把摔了桌上的茶杯,吓得房里的丫鬟个个都兢兢战战。

    冯氏厌烦的扫了一眼地上的碎片,遣了丫鬟们出去,坐在靠窗的软榻上,恨铁不成刚的说“输了就会摔东西,不是告诉过你一定不能让杜子衿参加寿宴的吗?你看她今天哪里像生病的样子?”

    “娘,我怎么知道她吃了寒水石还能没事?她前段时间刚大病了一次,哪来的精力绣那副图?怎么……”

    杜明玉哪里会想到杜子衿更本就没喝那井里的水,更想不到那幅双面绣图对于多活了一世的杜子衿来说要简单的多。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不过是幅绣图罢了,在厉害也是个病秧子,一个不知能活多久的病秧子!”冯氏揉皱了手里的锦帕,眼底闪过一丝狠毒。

    想起当年原本是她要嫁给杜府嫡子杜青林,老夫人都已找了媒人到冯家议亲,谁知杜青林去了趟苏州回来,便求着老夫人派人到苏州求亲,老夫人疼爱杜青林便答应了,就让媒人把杜府嫡子改成了庶子,父亲为了巴结杜府便就答应了,她也就嫁给了杜家老二杜青峰。

    杜青林去了苏州的赵云舒,她也嫁给了杜青峰,她原本想就此认命,可看着杜青林步步高升,对赵云舒依旧百般温柔,甚至成亲十几年才生下一个儿子都未纳妾,再想到自己丈夫碌碌无为,成亲半年不到就纳了妾,庶子庶女五六个,让她怎能不恨?

    若没有赵云舒今日她便是首辅夫人,得杜青林一心相待,是赵云舒抢走本属于她的荣华,她怎能再让自己的女儿输给赵云舒的女儿。

    冯氏抬头看着自己的女儿,貌若春花,肤如凝脂,亭亭玉立心里多少有了些安慰,轻叹说了声说“你父亲刚提升了五品侍郞,说让我这次回去把你也带回去,你年纪快到议亲的时候了,回京见见世面,也好在京城给你说门好亲事,就算这次让杜子衿出了风头,也没人愿意娶个整日卧床的病秧子过门,你有门好亲事还怕压不过吗?你若觉得气不过,母亲变让你出了这口气便是。”

    冯氏话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与杜明玉相似的眸子里满是诡异的阴毒,让原本情绪低落杜明玉为之一振,心里期待着母亲出手为她报了今日之仇。

    “母亲可是有法子对付她?平日里她都整日的待在自己的院子里不出门,我想对付她都找不到机会,这次给她下的寒水石也没什么起作用。”

    冯氏笑而不语,她在京城时便听说杜青林和赵氏打算明年春末接杜子衿回京,她又怎能如他们所愿。

    本只是打算让杜子衿大病一场,无法回京的,但今日见她也并没有她听说的那么病弱,又在寿宴上抢了女儿的风头,那也就别怪她心狠手辣,彻底毁了她!

    ☆、第十二章 相邀甘露寺

    寿宴过后,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天气也不似前几日时的阴沉寒冷,日日暖阳高照,像是春日一般。

    春眠春晓忙着把箱子里的被褥一床床的抱到院子晒晒,杜子衿闲着无事躺在躺椅上晒着太阳,看着她们忙进忙出,抱着花花绿绿的被褥不时的还会撞到一起,逗得她差点笑出了声。

    这时一个看院门的婆子走了过来,肤色偏暗,国字脸浓粗眉,蓝色粗布短袄黑色宽棉裤,若不是挽着妇人的发髻还真以为是个男人,一开口连声音都带着沙哑。

    “小姐,院外二夫人和明玉小姐来了。”

    杜子衿坐起身子,心里暗自猜测她们母女来她这做什么?寿宴结束她们不是应该准备回京了吗?难道还要和她告别不成?还是想要在回京之前又想出了什么坏点子?

    “让她们进来吧。”

    春眠春晓一听也忙放下被褥跑到杜子衿身边,上次寒水石的事,虽没有细查到底是谁下的,但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定是与杜明玉脱不了干系,不知如今又来是想使什么坏!

    春晓见小姐要让她们进来,忍不住的小声嘀咕着“小姐见她们做什么?肚子里指不定又有什么坏水!”

    杜子衿轻撇了一眼春晓,知她藏不住心思,怕她一会嘴快就打发了她去房里继续收拾被褥。

    春晓一脸不高兴的撅着嘴刚进了屋,二夫人和杜明玉就进了院子,杜子衿示意春眠准备茶水,便笑脸迎了上去。

    二夫人冯氏今日上身海蓝色织锦缎面撒花短袄,下身配月白色绣兰襦裙,本事一身温和大气的颜色,却因她面色微沉,穿在她身上却显得有些阴郁,细长上挑的眸子再见到杜子衿时,一闪而过的厌恶讥讽,一瞬间又是温柔亲和的笑意。

    杜明玉就没有冯氏这么好的忍性,刚刚被拦在门外的气愤不甘,全都写在了脸上,连身上原本娇俏可爱的桃红色杜鹃花开长袄都缓和不了她身上的厉气,一张粉嫩白皙的小脸都有些扭曲僵硬。

    杜子衿看在眼里心里不禁觉得讽刺,想来前世的她也真是够蠢的,就杜明玉这样沉不住气的性子,她怎会被杜明玉所骗,最后在她手里一败涂地?看来前世杜明玉所做的事情大多都是冯氏在背后指点。

    “妹妹院子里的奴才好不懂规矩,竟然拦着我和母亲不让进,真是好大胆子!”

    杜子衿刚一走近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到杜明玉怒气冲冲的指责道,而冯氏却不动声色,面上没有一丝怒意,依旧温和的笑着,只是这笑意未达眼底。

    “这是奶娘刚找来的婆子,对府里不太熟悉,估计是没认出二婶,才会拦着的,还望二婶不要见怪。”杜子衿说完,便示意带路的婆子退下,没有一丝责怪的意思。

    杜明玉的怒气更甚,刚要继续开口,却被冯氏严厉的瞪了一眼拉到了身后,这才突然想到今日前来的目的,压下心里的怒气,不再开口。

    “通报一声本就是应该的,是明玉不懂事了。”

    杜子衿面上笑容越发灿烂,却一点也有打算接着冯氏的话说出不怪杜明玉之类的话,见春眠已经在院子里准备好桌椅茶水,便请她们坐下喝茶。

    缥缈的雾气散发着茶香,青花瓷茶盏里飘着青翠的茶牙,杜子衿默不作声,看着春眠纤细的巧手熟练的洗茶,冲茶,等着冯氏开口说出她今日的来意。

    冯氏没想到杜子衿会这么的沉得住气,原本打算等着杜子衿先开口问她来意,也好随着说出自己的计划,可没想到她从坐下开始便一直旁若无人的看着丫鬟泡茶,一点也没有要开口的样子,让她不禁有些焦急,心里盘算着怎么开口。